今年,西宁市总工会锚定“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目标,顺势而为,量质齐升,推动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走深走实。
抓建会入会,按照“重点建”工作思路,采取集中攻坚的办法,推动实现美团、饿了么、货拉拉、滴滴4家头部平台企业全部建立行业性工会及平台企业工会,全市发展“两司两员”会员近1.5万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绿色算力等新兴领域延伸工会工作链条,率先在青海蓝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工会组织,吸纳210余名数据标注师加入,以“职工之家”助力绿色算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抓服务保障,依托“工会服务驿站”“司机之家”“骑手维权服务中心”等22个工会服务阵地,广泛开展送思想、送健康、送援助、送温暖、送培训“五送”活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体检卡5000余张、阅读卡1万张,免费购买商业保险6550人。在全市10个社区、12家小区开展“骑手友好社区”试点建设,重点从设施友好、信息友好、人际友好、服务友好四个层面因地制宜、灵活施策,有序解决骑手“进门难”“找路难”等实际问题,打通外卖配送“最后一百米”。
抓技能提升,积极把握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缺少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和资质等问题,依托全市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提供拉面技能、快递分拣技能、保安业务技能等培训,择优推荐新就业形态领域高技能人才参加全国性、省级外卖配送行业、拉面行业等主题竞赛。畅通向上发展通道,在评先选优事项中有针对性地增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名额和比例,挖掘培育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模范、“技术状元”等先进典型90名,评选全市“最美快递员”10名。
抓规范运行,聚焦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指导和推动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建立健全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等运行机制,形成闭环工作措施。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强会优会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拨付办法,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通过“项目化”方式申请工作经费,用于夯实阵地建设、开展重点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