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山东威海:“产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日期:2025-11-03 浏览

           劳动技能竞赛如火如荼,创新工作室活力迸发,高技能工匠人才持续涌现,职工创新成果数以万计……开展“产改”工作以来,山东威海举旗帜、筑赛道、解难题、促合力,着力锻造新时代一流产业工人大军,为争当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注入澎湃动能。

           高位布局,扛牢合力攻坚使命担当。威海将“产改”工作融入“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蓝图,写入市“十四五”重点篇章,并构建“1+8+N”推进体系,形成市、县、镇三级党委领衔推进机制。立足市域产业特征,在医疗器械、海工装备等优势产业链上下游重点布局“产改”工作示范带,将“千里海岸线”打造为“产业工人成长线”。发挥全省“产改”试点市优势,精选149个改革试点单位,派驻联络员精准指导,持续开展政策宣传,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在基层落地。

           铸魂赋能,绘就产业工人成长地图。以“红帆领航”构建精神坐标,创新“党建+工匠精神”融合模式,32处劳模工匠教育基地形成全域红色矩阵,500余场“车间里的党课”让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威海工人生产一线,凝聚“精气神”。打造“园区即校区、车间即课堂”的产教融合威海范式,学院建在园区,专业办到企业,为技能提升提供广阔学习平台,共培育省级公共实训基地15家,省级产教融合企业27家,年培训高技能人才5万余人,实现产业+人才“双向奔赴”。深入实施“威海工匠”培育工程,擦亮“求学圆梦”品牌,搭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培育省级工匠29人,威海工匠187人,区市级企业工匠近千人,高技能工匠人才梯次培育体系成效显著。

           服务大局,奏响建功奋斗时代强音。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链,每年遴选建立100项以上示范性竞赛项目库,带动各级开展竞赛1万多场。围绕威海8大产业集群和10条优势产业链,每年开展30个工种以上的技能竞赛,参赛职工30多万人次。其中,人工智能训练师竞赛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全省团体与个人双料冠军,多名选手获全国纺织服装竞赛金奖。大力推进创新创造体系建设,建成省、市全员创新企业62家,省、市创新工作室1551家,跨行业工作室联盟14个,辐射带动企业创新班组31570个,累计创效20多亿元。

           多点开花,切实提升职工获得感。围绕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和提升生活品质持续发力,实施“技能薪酬+创新激励”双轨机制,推动企业建立技能津贴制度,全市各企业累计发放激励资金7000多万元。践行“需求导向+精准服务”工作理念,建立“问题收集-分类处置-跟踪问效”闭环管理机制,将职工诉求转化为服务清单。按照“重点突破+全域推进”的实施路径,在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培育改革样板。其中,克莱特风机“创新积分银行”实现福利自主兑换,威高集团企业大学建设经验获国家级推广。全市已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跟进的雁阵发展格局,实现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从“盆景”到“风景”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