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您这采收速度真利索,一天能采不少吧?”近日,在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广至藏族乡的棉田深处,劳务专干蹲在齐腰的棉垄旁,一边记录采收数据,一边与采棉工“拉家常”。
入秋以来,瓜州县23万亩棉田银絮翻涌,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采收季。5400多名来自宁夏、四川、河南等地的采棉工身影穿梭、指尖翻飞,预计要忙碌到11月上旬才能结束。
为让“摘棉人”安心劳作、生活,瓜州县就业服务中心、劳动保障维权中心等多部门联动,开展“护棉行动”专项服务,用实打实的举措提升采棉工的“幸福指数”。
据悉,当地创新推行了“三维统计法”,以精准掌握采棉工的真实需求。工作人员化身摸排员,从“田间实地记录、宿舍深度访谈、台账交叉核验”三个维度精准发力:在田间,他们紧盯植棉面积、合作社用工计划,摸清用工规律;进宿舍,他们逐一收集住宿与服务诉求;在后台,则通过动态台账,将采棉工的来源地、技能水平、薪资预期等信息精准录入,真正实现“底数清、数据准、情况明”,为后续服务提供坚实支撑。
棉田采收节奏紧、临时设施多,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瓜州县各部门化身安全守护者,对机耕道、临时宿舍、配电设施等关键区域展开拉网式排查。细致入微的检查,也让采棉工们倍感安心。
“刚到瓜州没几天,就有人上门查安全、解疑问,连薪资怎么结算都讲得明明白白,在这儿干活心里特别踏实!”来自宁夏的马师傅说起在瓜州采棉的感受时连连点赞。
服务升级不止于安全,更体现在便捷与温度上。今年,瓜州县以县城新建的零工驿站为核心,将服务触角延伸至采棉工身边。驿站内,专属停车位、信息发布屏、劳务洽谈区等一应俱全,还有专职人员提供“一站式”岗位对接。“零工就业云聘平台”微信群实时推送用工信息,“码上就业”小程序实现精准匹配,定期开展的“直播带岗”更让采棉工足不出户就能找活。此外,驿站还免费提供纯净水、充电插口、Wi-Fi以及劳动争议调解岗和法律援助台,让就业服务与权益保障实现“无缝衔接”。
“以前在路边等活,风吹日晒,现在有了驿站,环境好、能停车,收工还能歇脚,太方便了!”采棉工王艳芳的感慨,道出了不少采棉工的心声。
保障采棉工权益,瓜州县不仅立足当下,也着眼长远。瓜州县人社局表示,将持续优化服务机制,提升保障水平,全力护航整个采棉季平稳有序,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劳动者在瓜州这片热土上,都能收获幸福与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