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上海176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新职伤”
来源:工人日报 日期:2025-10-20 浏览

          记者日前从上海市人社部门获悉,“十四五”以来,上海工伤保险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其中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简称新职伤)试点平台企业范围不断扩大,累计将176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上海作为“新职伤”制度首批试点省份之一,于2022年7月启动试点工作,将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和快狗打车等7家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7月,又新增顺丰同城、滴滴出行、滴滴货运为“新职伤”试点平台企业。

          “十四五”期间,上海工伤保险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制度普惠性取得进展。2020年,上海人社部门印发《关于做好本市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加大力度将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流动就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2022年,《关于做好本市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制定实施,明确对于用工灵活、流动性大的基层快递网点可优先办理参加工伤保险,切实分散了快递企业的工伤风险。2023年,上海启动试点超龄人员和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工伤保险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工伤保险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也在此期间持续显现惠企便民成效。

          “十四五”期间,上海推进工伤保险服务全链条数字化转型。2022年,打造完成智能、便民、高效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数字大厅。2023年,开通“一网通办”自助经办平台企业端的劳动能力鉴定和住院工伤康复网上申请、网上结论查询及打印服务,并完成与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实现经办服务从“能办”到“好办”转变。2024年,上海多家医院作为工伤保险异地就医协议机构和异地康复协议机构,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建立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信息平台,大幅提升工伤保险管理服务便捷度和工伤职工获得感。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降费减负政策也持续加力。2021年~2024年,为进一步减轻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缴费负担,上海在确保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按时足额支付的前提下,连续4年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继续在国家规定的行业基准费率基础上下调20%,费率调整为0.16%~1.52%,切实减轻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