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贵州各地“订单式”培训“定向式”输出 企业和劳动者两头满意
来源:贵州日报 日期:2025-08-07 浏览

           “每月挣5000元,还能照顾家庭。”黔东南州三穗经开区一家轻纺企业车间内,23岁的杨婷熟练地踩着缝纫机。这得益于当地与广东纺织企业合作的“订单式”培训,企业列出技能清单,培训机构按单教学,“结业即上岗”让杨婷轻松就业。

           近年来,贵州各地技能培训火热推进,“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等模式多样。既助力劳动者掌握技能,又帮企业觅得人才,成为了稳定民生的“稳压器”。

           精准对接需求:培训“漫灌”变“滴灌”

           黔西南州普安县盛世普安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新员工王琴在老员工指导下练习袖口缝制。“师傅手把手教,一个月就上手了。”这种“定岗式”培训把课堂搬进车间,学员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快速掌握技能,上岗后日均工资200元。企业负责人表示,新员工适应期从3个月缩短至1个月,培训成本降低40%,企业和劳动者都受益。

           安顺市西秀区紧扣旅游产业特色开展“定向式”培训。每年旅游旺季前,客房服务、导游讲解等培训班场场爆满。“学完就能在黄果树景区上班,每月多挣2000元。”刚拿到导游证的村民吴芳难掩喜悦。针对老龄化需求,当地还培养800余名养老护理员,填补市场缺口、创造就业岗位。

           从“培训+考证”到“就业推荐+跟踪服务”,贵州各地正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铜仁市碧江区为取证学员发放补贴,万山区建立就业跟踪机制,让技能培训真正成为就业“助推器”。

           锚定市场风口:传统、新兴技能并进

           在黔东南州剑河县仰阿莎小镇的粤菜师傅培训班,学员们正跟广东大厨学烧腊。“学会就能去广州酒楼上班,月薪过万。”学员邰勇兴奋地说。

           叉车司机、电工等工种需求稳定,长期占据培训热门,贵阳市家政培训学员就业率高达92%,传统技能为就业筑牢根基。

           新兴领域培训则开拓了就业新天地。在黔西南州贞丰县电商产业园里,“00后”王敏参加直播带货培训后,从收银员变身主播,一场直播卖出2000单糯米饭。

           安顺市镇宁自治县的张虎转型为无人机“飞手”,给矿山勘探月薪最高1.5万元,“比跑运输更轻松”,新兴技能让就业选择更多元。

           区域特色培训活力满满。铜仁市思南县依托前方就业培训联盟开展“轻纺工人”培训,年输送2000余名技能人才,带动轻纺产业年产值超15亿元。

           “梵净大厨”“武陵绣娘”等项目,让非遗技艺成为致富法宝,形成“一县一品牌”格局,为就业注入独特魅力。

           技能改写人生:就业从谋生到致富

           黔南州瓮安县银盏镇,谢杰的电路维修工作室热闹非凡,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刚接到厂房布线活儿,能挣3万元。”他通过电工中级培训拿到“双证书”后自主创业,如今月收入稳定在1万元以上。

           跨省就业因技能培训不再遥远。安顺市平坝区的卢宁借助东西部协作政策,参加宁波企业定制培训成为叉车司机,“包食宿月薪7000元,还能将技术带回来发展。”

           铜仁市万山区的杨芳通过培训掌握短视频制作与直播技巧,“现在运营自己的抖音号,专门卖家乡的朱砂饰品,上个月挣了8000元。”她的直播间,产品介绍与土家山歌交织,传统文化和现代电商碰撞出致富火花。

           这些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走出的普通人,用亲身经历证明:技能是“敲门砖”,培训是“登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