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实现人才校企互聘共享
7月2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黄淮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5)——区域高质量一体化研究》。蓝皮书指出,京津冀地区应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提升城市群协同融合与一体化水平。
蓝皮书建议,健全京津冀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供需对接机制,强化教育链与区域发展需求对接,加快北京高校与政府、企业合作,瞄准国内顶级工科性“985”高校及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高校,通过实施政策引导与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其在北京及周边地区设立研发基地,促进高校科研力量向津冀产业功能区延伸,赋能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和经济发展,实现教育链与区域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跨区域一体化创新生态。
蓝皮书提出,完善科技供需匹配与转化路径,打造“企业出题+高校、科研院所答题”模式,推动企业需求库与高校成果库双向开放,搭建跨区域技术交易与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同时,加强区域人才共享,开创从高校、科研院所遴选“科技副总”到企业,从企业遴选“产业教授”到高校的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模式,构建统一的科技人才评价和流动机制,打通科技人才流通体制机制堵点,推行政企联合引用留才机制,建立“公共编制池”。
上一条:
国家医保局: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欺诈骗保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