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江苏泰州海陵区“333”行动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
来源:江苏工人报 日期:2019-12-11 浏览

       日前,泰州市海陵区出台《新时代海陵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突出“政治引领、赋能成长、维权服务和合力保障”四项工作,重点实施“333”行动,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引导产业工人做推进海陵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先锋。


  在“赋能成长”工作中实施“333”行动,是海陵区创新职业技能培训和产业工人培育、激励机制,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的重头戏。首先是搭建三大平台。一是搭建校企联盟平台。加快建设以职业(技工)院校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围绕全区“1+3+1”主导产业,积极引导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完善企业参加校企合作成本补偿政策,引导职业(技工)院校名师到企业实践教学,鼓励企业技能大师和劳模工匠人才到职业(技工)院校聘任教学,促进企业与职业(技工)院校优质人才互聘任教,建成“双师型”人才库,做优“双创计划”项目,积极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到2021年,打造“产教融合”特色专业3个以上。二是搭建实训基地平台。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形式,扶持、引导企业、镇街园区和职业(技工)院校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实训工厂、实验室),增强职业(技工)院校学生、企业工人实践操作能力。到2021年,新建3家实训基地。三是搭建职工夜校(网校)平台。深入开展“工会大讲堂”活动,利用工会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工会“定菜单”与职工“点菜单”相结合的网上培训。坚持企业主体地位,指导企业工会发挥职工教学点培训阵地作用。到2021年,新建职工夜校(网校)企业教学点10家。


  其次,实施三大培育。一是实施劳动技能竞赛培育。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为基础,以区域性、行业性竞赛为主体,围绕建设产业高地,紧贴重大产业投资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组织各级重点工程示范性劳动竞赛5项,每年组织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10项。二是实施“师徒结对”培育。引导职工拜名师带高徒,通过签订师徒协议实行目标化培养,充分发挥各级劳模、技能大师、技术能手的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实施“金蓝领”职业发展助推计划,鼓励产业工人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每年新增“师徒结对”50对,每年培养高技能人才200名。三是实施工作室培育。推动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功能融合,突出职工技术创新,细化建设标准,定期组织成果交流。到2021年,新建区级以上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乡土人才工作室5个。


  第三,推行三大机制。一是推行“能级工资”机制。引导企业建立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推行学历津贴、技能津贴、荣誉津贴等能级工资。对全日制和岗位进修取得大专本科以上文凭的技能型人才,对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资格和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对获得各级劳动模范、工匠、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等荣誉的,通过集体协商等形式确定专项津贴。鼓励企业在培训、带薪学习、国内外研修等方面,建立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鼓励规模企业建立“企业劳模”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发放荣誉津贴。二是推行企业技能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业绩贡献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和现场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的企业技能评价体系。鼓励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开发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充分依托区域内规模企业、职技院校、技能人才培训(实训)基地以及其他社会力量,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构建产业工人职业资格评价的多元化。三是推行创新创造机制。深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鼓励职工参与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创新活动,激发广大职工创新潜力和创造活力。鼓励企业制定职工科技创新、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的激励办法,推动产业工人的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保障职工的创新成果收益权。


  《方案》明确,在建立新时代海陵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的同时,加强经费保障,落实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制度,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确保教育培训经费60%以上用于产业工人。同时,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政府人才工作经费预算,并要求各单位部门和企业应加大对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项目的奖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