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河北石家庄大剧院内掌声阵阵,由石家庄市总工会联合大剧院开展的“普惠同行·剧享美好”职工文化普惠活动精彩上演,为劳模家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等500名工会会员献上了一场红色文化盛宴。
“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走进剧院看京剧,这次工会送票真是送到我们心坎儿里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石家庄市道桥设施管护中心桥涵所正高级工程师李红鸽难掩激动。作为线下赠票的200名代表之一,李红鸽和家人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夜晚。
作为石家庄市总工会“普惠+文化”服务的生动实践,此次活动创新采用“线上抽奖+线下赠票”双轨模式,即线上通过“石工惠”微信公众号开展抽奖,200张演出票在推文发布半小时内即被抢空;线下则定向邀请劳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等群体,让文化普惠真正触达最需要的人群。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正是石家庄市总工会构建“1+N”普惠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石家庄市总工会以工会会员得实惠为核心,创新打造“普惠+文化”“普惠+民生”“普惠+技能”等多元服务场景,让普惠服务融入职工生活。
在服务载体建设上,市总工会构建起“一卡一库两平台”基础架构,即免费为工会会员办理“石惠卡”,建成会员卡数据库。开展公交“一卡通”、住院期间每天40元住院补贴、职工晋级补助、技能培训等公益性普惠服务。依托“石惠”APP和“石工惠”微信公众号,打造集互助保障、学习培训、商圈优惠于一体的“掌上娘家”,职工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指尖上的便利。
在多元需求响应方面,市总工会积极搭建“普惠+企业”“普惠+行业”“普惠+商圈”的服务载体,会员可享餐饮、健身、书店、药店等特惠商家提供的“医食游娱购”等方面的最低折扣。同时,开展“爱在石工‘惠’·致敬劳动者”工会会员普惠月活动,点亮“惠健康”“惠技能”“惠旅游”等十大普惠服务。
在精神文化服务领域,市总工会以“订单+点餐”模式精准对接职工需求,从红色戏曲展演到技能比武,从心理健康讲座到亲子阅读分享会,持续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从物质帮扶到精神滋养,这是石家庄市总工会从“单一服务供给”向“生态化服务体系”转型的战略升级,通过整合政府资源、社会力量、市场主体,构建起覆盖广泛、层次分明、供需匹配的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