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北工人报消息,11月2日,河北省衡水市总工会、市邮政管理局、市人社局联合快递行业协会和行业工会举行快递行业集体合同签订仪式。这是衡水市首个快递行业集体合同,共覆盖该行业23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同的签订,标志着衡水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工作步入一个新阶段。
据悉,此次开展集体协商签订的快递行业集体合同,涉及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女性劳动者特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为服务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生活,衡水市依托工会“工人驿站”“歇歇吧”、社区“红色驿站”等阵地,共设立了400余处“小蜜蜂关爱站”,为大家免费提供热餐、饮水、雨具、充电、应急药品等“暖心小服务”,实现了“路上困难一站办”。在疫情防控期间、暑期旺季等保障活动中,市总工会、市邮政管理局、市快递行业协会联合慰问一线快递员,提升“快递小哥”幸福感。市总工会、市邮政管理局、市人社局等部门还共同制定并印发了《衡水市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具体措施》,开展快递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快递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等。这一系列的工作既保证了行业基层人员的基本权益,又让行业基层人员得到了精神上的抚慰,给予基层从业人员实实在在的关心关爱。
衡水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莉说,全市快递行业集体合同的签订,是工会组织和其他有关市直有关部门依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生动实践。要充分认识集体协商工作是保障从业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权益保障更加有规可循,在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建立一种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的利益协调机制;要严格履行集体合同约定,努力形成依法建会入会、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监督内容落实等一套成熟的制度机制;要积极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经济权益。
下一步,衡水市总工会将联合市人社局跟踪监督行业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增强行业工会的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提升快递员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